[本網按]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說,中國國際家紡展至今已經20個年頭了,這個20年可分為4個階段,回顧這4個階段的意義在于,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曾經走過的路和路上留下的腳印,更重要的是可以明確今后的路怎么走。。。。。。
《家紡時代》記者根據楊兆華會長的回顧,就每個階段的亮點整理成文,由于篇幅過長,我們將按原文拆分章節陸續發布,敬請關注。
不知不覺,由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以及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同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舉辦的中國國際家紡展已走過了二十個春秋,三個主辦方強強聯合,創造了中國國際家紡展輝煌絢爛的二十年。一個展會的生命,不僅僅取決于展會主辦方所散發出的能量與魅力。它還串連著整個家紡行業的發展脈搏,更訴說著諸多品牌的動人故事。過去二十年來,經歷了從初創到發展到飛躍,到深化的不同階段,家紡展可以說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家紡產品的孵化器和家紡行業發展的導航儀,承載起行業使命,搭建起中外家紡業貿易的金橋、樹立時尚流行風向標,提供最貼心的服務。。。。。。家紡展始終踏著堅實的腳步,慷慨激昂地前行,未來二十年,家紡展必將創造新的輝煌,實現新家紡新生活的宏偉藍圖。
進入7月,北京驕陽似火,正在積極籌備中國國際家紡展的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在很高興地跟媒體的記者們分享2014年展會的進展情況。盡管2014年國際國內經濟寒流依舊,然而2014中國國際家紡展就如同這7月的流火,依然火爆,共有來自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余家企業(國內近1000家,海外近400家)參展,展出面積第一次突破歷史性的150000平方米。。。。。
今年正值中國國際家紡展走過20年,回想起20年前的第一次家紡展上,勉強算得上家紡的3家國內企業帶著印花布來參展,這天壤之別在倏忽20年間發生,親歷過這20年巨變的楊兆華會長在跟我們談起從前時,感慨良多。20年中國家紡的發展脈絡,都清晰地展現在中國國際家紡展走過的20年足跡里,回首這20年,穿越到從前,讓我們重溫家紡20年經歷了怎樣的成長歷程。
一、初識"洋"家紡:市場反應有點冷
最初幾屆中國國際家紡展就像先行的布道者,向國內引入了 "家用紡織品"這一新概念,改變了全國上下"四菜一湯"國民床單、緞子被面、繡花枕套枕巾、窗簾布的消費觀念,開啟了家紡生活時代。
初創(1995-1999)期亮點:
--"家紡"概念被引入到中國
--現代貿易展的模式助推家紡行業開拓國際貿易的新空間
--引入國際展覽公司強強聯合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人對 "家紡"這個概念的認知幾乎為零,老百姓對家紡的概念還停留在"國民"床單、緞子被面、繡花枕套和枕巾老四件套以及倆釘子一根鐵絲--拉一塊花布當窗簾的階段,窗簾的功用其實就是一塊"遮羞布"。
"當時我們在199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當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組織歐洲地毯協會等歐洲8個國家40家地毯生產企業,帶著國際市場流行的地毯產品進入中國時,遭遇到中國市場的極大斷層。"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時代,歐洲的家紡產品,是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工藝品,而不是日用消費品,中國市場還沒有家紡概念,對國外高檔家紡產品還沒有足夠的承接力。那個時候,家紡用品已成為歐美國家消費者生活中與服飾產品同樣不可或缺的消費品,而中國的家紡還在等待萌芽中。
在1995年的首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與眾多國外家紡企業踴躍參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國內只有佛山南方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陵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還勉強算的上是家紡企業的中國企業參展,帶來的展品是印花布。
國外優秀展商帶來的漂亮的產品讓國內企業大開眼界,加上展會主辦方引進的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帶來了國際化專業的辦展機構及理念,改變了國內"展銷會"式的辦展模式。1996年,第二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移師上海,為展會今后的快速發展搶占了地域優勢。
到1997年,隨著家紡概念的宣揚及普及,國內企業參展情況已經開始改觀,有7家家紡企業參展,分別是:廣東源志誠、特耐,浙江海潮、杭州華龍(奧坦斯)、杭州眾望、昌華和大連東立。在接下來的幾屆展會,家紡企業參展的熱情被逐漸點燃,家紡展像一株小苗破土而出了。
?。ㄎ赐甏m 敬請關注之二)